6月底7月初,記者對河南、山西、陜西三省建陶產業產能及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走訪調查。2014年產能調查時,這三省也是記者進行的調查,對比兩次調查,河南、山西、陜西三省建陶產業,在產能、產品等方面發生了很多變化,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:金剛石產能瘋狂增長。
▲北方產區一條正在投入生產的金剛釉生產線。
這次調查中記者發現,在地磚方面,從三年前的以拋光磚為主,已經進化為以金剛釉為主。特別是去年以來,除新建生產線外,豫晉陜三省大批生產線轉產金剛釉產品,據記者初步統計,目前,豫晉陜三省已建成30余條金剛石生產線,日產能更是創歷史新高,突破80萬平米。
其中,河南金剛石生產線最多,達到了20條,日產能近60萬平米,占三省總數的75%。而河南的金剛石生產線主要集中在內黃、鶴壁等地,又以內黃產區最多。據記者了解,目前僅內黃就有日日升、新明珠、福惠、歐米蘭、新順成等陶瓷企業生產金剛釉系列產品,有8條生產線。鶴壁產區也有富盛、富來、華邦等企業生產金剛釉系列產品。新鄉、南陽等地也有金剛釉產品生產廠家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除了以上生產線之外,今年河南新增了2條金剛釉系列產品生產線,一條是嘉北科技新建的生產線,一條是新順成陶瓷改造的生產線。
山西的金剛釉產品生產線主要分布在垣曲、河津、洪洞、應縣等地,目前有6條生產線,日產能超過15萬平方米。在2014年的調查中,山西省僅有一條全拋釉生產線。目前山西金剛釉生產線大多為新增加的。特別是今年山西就新增加了金世家、恒銳達等3條金剛石生產線。還有值得注意的是,山西新增的生產線全部為寬體窯生產線,日產能都比較大。金世家的金剛石生產線日產能3.5萬平方米,而恒銳達、華屺的單線產能更是達到了5萬平方米。
陜西金剛石生產線主要集中在渭南富平、韓城等地,主要生產企業有華達、科發等,目前共有5條生產線,日產能近10萬平米。與山西類似,2014年之前陜西也僅有一條全拋釉生產線,其他金剛釉生產線全部為近兩年新增。
近兩年,由于金剛石產能的瘋狂增長,也造成了產能在當地的嚴重過剩。金剛石也成為今年銷售壓力最大的產品之一。在豫晉陜三省調查時,多個廠家坦言今年金剛石銷售壓力最大,部分廠家處于爆倉的邊緣。除了銷售不暢,價格更是一路下跌。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,大部分廠家金剛石產品售價已經跌破20元,有的甚至已經跌破了成本線。一家銷售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,現在金剛石價格沒有最低,只有更低,盡管如此也并不一定能賣得出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