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潔女士發言
羅潔:我認為在經濟寒冷的冬天,還是有很多的機會,燈飾行業在今年,我們在轉型升級方面做得比較好,和互聯網掛鉤的企業合作,在互聯網方面,延長的銷售半徑,我們和互聯網做合作,所以走得比較快。低價位的銷售產品受到歡迎,我們申請了折扣店,并不是因為質量低,我們有不同的貨,我們和企業合作了這個部門,成立銷售渠道,幫助他們銷售,如果有意愿去整合的話,我們會得到優質的產品,但是價值低廉,如果用到房地產,和泛家居聯合,我們會有更多的受眾。因為房地產的銷售還是大規模的,我們把它放到合理的價位,會得到突破。
東南亞,國家是新興的,國家的戰略高度,往外面擴展。作為企業家,思路不僅僅看我們的碗里,把視野放到國際,哪里開展,就把目光放到哪里,不僅站在行業的高度,要站在世界的高度,這樣來看行業的發展,路才會走得越遠。到時候就不是寒冷的冬天,就是陽光的春天了
張旗康:她的思路非常清晰,我們的思路要更開闊,有點像國家領導人的思維,“一帶一路”就是如此,這個就是我們接下來討論的去產能化的思維。對大家提到了互聯網對消費的變化,房產與泛家居產業發展將面臨什么樣的情況呢?
謝達海:房產和泛家居的挑戰,有一個很深的體會。前幾天我和我的一個中層管理干部談心的時候,他說,他這么多年,在陶瓷行業做,從佛山起步,隨著產業轉移,到了江西等等其他的地方,他在全國各地幾個新的產業產區里面,分別做了層層管理,轉了一圈以后,去年回到佛山的時候,他發現佛山內部的企業管理的機制和思維,遠遠落后于新興的企業,新興產區的思維。這讓我有一個很大的深思。
吊頂行業做了10年,陶瓷行業已經有30年,會發現什么呢?在這個地方面臨挑戰的時候,會發現年代越長的產業,面臨的挑戰越強。年代越長的行業,它的思維和步伐越慢越僵化,甚至沒有感知到新的格局的存在,這是令我感覺到最可怕的。
我現在面臨的,我們60后,無法去了解80后和90后真正的心態,當80后和90后變成國家的主力消費群的時候,我們沒有辦法去感知他們,也沒有辦法去生產或者服務于新的消費群體,這是我覺得最可怕和最挑戰的。怎么去改變?怎么做?也不是我們60后說改變就改變的,同時也需要80后和90后的年輕人去做推動。后浪要推前浪,這樣才能真正的互動,在企業里目前依然掌權的60后和70后,通過80后和90后的推動,能夠使60后和70后能夠適應新的消費,這是我覺得面臨最大的挑戰。
張旗康:謝謝,剛才的一席話對我也是很大的觸動,60后和70后把位置讓出來,我們能夠真正適應新消費環境下的突變。接下來,請龍國勝來談談,這應該是最接地氣的。
龍國勝:我們這個行業才10年,這個行業,做大的品牌,不像其他的行業,不在發展階段。我們怎么運營,我也是60后的,我也感覺自己跟不上步伐,我們現在的企業很新,但是我們面向的客戶群,不是這個群,我們這個群體的人,該有的已經有了,可能也不只一套。如果我們再買房子,再裝修,我們的結果是什么呢?我的這個房子,是給小孩的結婚的,但是說話權是在80后和90后的,我也在改變思想,90后和80后想要的是什么,他們的需求在哪里?我們設計的產品,都是以80后和90后的眼光和需求來設計的。
張旗康:需求導向,我們能夠關注80后和90后的想法和需求,這也是現有的企業,如何適應新消費情況下的改變。再聽聽來自英國的鄭榮昌主席,您怎么看這個問題。
鄭榮昌:不同的時代,都有不同的消費觀念,從我的理解,好的企業,或者產業的領軍人物,是能力引導消費。比如,做旗袍,國內99%的企業家都是漫長跑,我提出的觀念,其實是賣服務和品牌,有一個企業家,有130幾套傳統的旗袍,投資了一部拍旗袍的電影,旗袍代表中國經典工藝的技術,它代表的是族群的融合,也代表女性的特制,包括和愛情相關的,通過新媒體和電影的方式呈現,拍出一部旗袍的東西,我們不是賣產品,是賣文化,可以投放到全世界八大電影節,如果順利,可以到威尼斯的影展,如果得到提名的話,短短一年的時間,可以把旗袍的價值,從文化產品方面去做,這是制造業轉型的啟示。
有一家央企,有幾件非常特殊的陶瓷,把清明上河圖等等畫在陶瓷上,他們把中國陶瓷藝術和繪畫藝術結合起來,這樣的產品,不到100件,我和這個央企的總經理說,為什么不把這個價值輸出國際,讓中國的陶瓷和繪畫走到國際上,我們和央企、國家文化部等等商量,希望各界民營企業,可以吸收這個經驗,陶瓷和文化結合在一起,謝謝。
張旗康:鄭榮昌主席掏出了5千萬,前面可能獲得100倍的匯報,會有50億的產出,他的這個觀點,也是我們好好應該思索的,他談到的旗袍,代表的是經典工藝,社會媒體提出的工匠精神,種族融合,旗袍在這方面是表現得淋漓盡致,還有女性特征,我們在航空雜志上有穿旗袍來展示各個地方的文化和特色,像這樣的文化,這樣的品牌輸出所帶來了價值,必然是巨大的。我特別感興趣,陶瓷與藝術跨接合作走向國際,有機會,能否帶鄭榮昌主席到我們的陶瓷去參觀,能否給我們一些啟迪,讓傳統的老陶瓷如何和藝術結合,賣得好價錢。我們的資源非常豐富,我們有廉價的瓷土,有廉價的勞動力和設備,什么東西都比歐洲便宜,所以我們賣到國外的產品,我們沒有虧本,但是在歐洲人的角度,他們覺得我們廉價的背后是要付出代價的。
我們生產過程多種,我們的環保治理,這幾年,大家感受的壓力比較大,還能夠存在僥幸的心理嗎?不可以了。陶瓷行業能能夠像以前的粗放式的管理嗎?成本價格的競爭,如何過渡賣服務和品牌以及文化?我們再聽一聽黃俊凱的看法,他的東西不用燒,同樣作出精美的裝飾材料。您對未來消費的環境變化,泛家居產業會面對什么樣的挑戰?如何應對?
黃俊凱:剛才聽了各位嘉賓的精彩發言,尤其是鄭榮昌主席,包括張總,他們提出的觀點是很到位。在新的經濟環境下,業態的發展,會發生很大的變化。消費訓練的變化,消費環境的變化,作為企業主體如何去適應變化?這個非常重要。另外,我們吊頂行業,怎么樣從高層的改變,讓整個企業發生改變,基層員工跟著高層來走,基層能否改變是企業的決策層的帶動,所以很多行業和企業,面對的困局,在某個階段成功的經驗,換一個階段的時候,往往成為往前的障礙。比如很多行業的巨人,諾基亞、科達等等,不是他們不想改變,是因為很難改變。他們沒有實力嗎?都不是實力的問題,是企業核心理念的問題。
結合現在建材行業來講,陶瓷方面,我相對熟悉一些,目前行業大的問題,大部分的品牌,還停留在渠道品牌的階段。渠道品牌和市場品牌,或者消費者品牌最大的不一樣在哪里?渠道品牌,只有經銷商知道,所以導致了建材行業,渠道很強勢,品牌不強勢。如果成為消費者品牌的話,很強勢的消費者品牌,渠道就很弱小。所以,陶瓷品牌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,由于過去大銷量的時代,很多人來不及去建立消費者品牌,因為渠道品牌已經足夠,沒有必要往前走。但是現在競爭環境變了,未來的數據,哪個品牌先建立消費者品牌,它就可以獲勝。這是我個人的大膽建議。
互聯網方面,要客觀去看。互聯網是一個工具,并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,所謂的互聯網+,要建高鐵和高速公路一樣,但是不是建了高速公路就解決了?所以,前幾年一窩蜂上,不是O2O的問題,是很多沒有了解O2O是怎樣的。它是一個工具概念,我說的就這些,謝謝。
相關資訊
轉載本站文章圖片,必須署明來源搜陶網(www.honghaozy.com)外地站點加盟熱線:0757-82770008,QQ99880500 本站律師顧問:廣東中天鼎盛律師事務所:0757-93289933
家居產品導購QQ:632599208 找磚網全國家居經銷商Q總群:52515767 中國家居網絡媒體Q總群:69235136全國家居職業經理總群86188297 協會支持:佛山市禪城區陶瓷衛浴行業協會
版權所有:佛山市家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粵ICP備11050138號 HTML網站地圖